2010年8月6日 星期五

薄扶林補選前期考察

文:童無忌

九月五日將舉行南區薄扶林補選,填補因陳岳鵬加入特首辦留下的議席空缺。

是次選舉的戰果對各黨派戰略意義重大,政改後區議員政治化之聲鬧得沸沸揚揚,多一席區選議席,便等於多一分提名權。對公民黨來說,現任的9名區議員並不足以提名超級立法會議員參選,若能取下薄扶林議席,黨內區議員便剛好夠10名,隨時擁有足夠數目掌握提名權;與此同時,匯賢智庫亦不會坐視不理,既然在薄扶林服務已久,固然希望守住議席,務求保住此地區陣地,同時亦保住區議員提名權這政治籌碼。

而且,此戰同時是公投、政改後泛民政治版圖重構的首仗,連番政治事件對泛民政黨的支持度有多大影響,在今仗將可見一斑。

稍看選舉數字,泛民在此區得六成多票,可能有人便以為公民黨此仗勝券在握。然而若果真的是那麼易玩,好勝的小子又怎會臨陣縮沙?風平浪靜的背後,其實處處暗藏玄機。

初步觀察

薄扶林主要分為沙宣道一帶、以及碧瑤灣、貝沙灣,區內主要為貴價私樓,根據06年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,經理及行政人員、專業人員以已佔總工作人口一半,可見居民大多有極高經濟能力、不是管理層便是專業人士。另一方面,區內約五分之一選民為外籍人士,但卻只有少於5%的選民五年前居於香港以外地區,如何爭取外籍人士的支持,相信是致勝的因素之一。(但不應過份跨大)

沙宣道一帶由港大、瑪麗醫院宿舍,若干單棟洋房、低密度的花園(域多利花園、美景台)組成。大型屋苑則較集中於碧瑤灣、貝沙灣,碧瑤灣上下已有五千多人口,好些應在七十至八十年代左右便已落成,社區相對穩定;而貝沙灣數據因年份所限,顯示人口只有約三千,但若相加06年後相繼入伙的數碼港、貝沙灣5、6期、貝沙灣南灣,數字應不止於此。


於數碼港新落成的貝沙灣


下碧瑤灣

翻查此區的人口增長,已由03年的15416人增至07年的19,967人,相信主要與數碼港的新型屋苑落成有關。單論貝沙灣8座,若信地產經紀所言大多已入住,以單位計粗略推算,每棟約二百多人,差不多已經有1700人。且尚未計算其他區內新樓盤。

但據07年選民登記資料顯示,儘管社區增長,選民只有約4400人,比03年的約4000人,只是增加400名新選民而已。筆者估計,歷經數年,新型屋苑登記選民的數字應逐漸增多,而稍後的投票數據亦可證明,只是我們無法得知官方數字而已。新的選民人數、屬意為何,亦足以影響是次選舉的結果。

過往選舉結果

薄扶林原屬街坊派的高譚根,在區內自動當選多年。07年退任後,匯賢陳岳鵬得到他的祝福,擊敗原屬南區民主黨系,最後退黨參選的潘建明。得票為1067對605。

但是,只消看看立法會選舉的得票率,便知道陳岳鵬有不少得票,是屬泛民支持者所投下的。一直以來,泛民在此區也得到六成多的選票,陳太補選那次兩派谷盡,葉劉亦只有894(36%)(陳太1561(64%)),不足一千。箇中原因,相信是風聞區選期間陳岳鵬勤力落區,對手則實力一般,故陳岳鵬不少票數,其實是透過個人努力所得。

另一邊廂,公民黨過往此區的得票非常穩定。08年立會選舉得票971,比葉劉的736稍高;五區公投同樣得回958,而且在三個票站的得票也幾乎一樣,可見公民黨在此區得到穩定的支持。但能否在這次區選將立會的支持票轉化,並維持高投票率,是公民黨需要面對的難題。

不要低估高產階級的「保守性」

這區的另一特色是幅員廣闊,需要分開三個票站進行投票,兩派於三個票站的支持度亦有不同,在有限的資料下推算,雖不太準確,但三區選民約莫數目及分佈為:沙宣道1200,碧瑤灣1900,數碼港1400。(08年時應只有1000)

筆者嘗試以08年立會兩派得票為基數,並將投票率控制在立會時的59%(2665人投票),推算三區的支持度:

沙宣道會堂


上碧瑤遊樂場
 


數碼港郵政局





上述可見公民黨在沙宣道的支持率是稍高的(40% vs 28%),但在碧瑤灣只能維持均勢(39% vs 37%);在數碼港更見慘淡,只有33%對45%。更需注意的是,數碼港雖然在各年投票中人口不斷增多,但泛民的支持度沒有因此顯著上升,特別是08年公民黨在該區得票228,但五區公投時也只有224,人口增加選票毫無增長,加上該區一直是葉劉陣地,這是一個十分危險的跡象。

所以,希望那些以為此仗坐定粒六,單單以為立會六成票便可穩坐泰山的朋友要多加留意,不要低估高產階級的「保守性」,不投公民黨的類似想像是:那些住在豪華洋房的高級政府官員,天天就被這群民主衛道之士羞辱責難;在商界賺大錢的資本家,又看見你們反高鐵、搞浪費公帑的五區公投,難道他們真的會支持這樣的一班人?

候選人

這次將是匯賢智庫的劉應東,對公民黨的司馬文。既在中產區參選,兩者均以高學歷、專業、中產形象示人。牛津畢業、年青,是劉應東稍勝的地方,但知名度稍欠;而司馬文可取之處,是參與城市規劃的履歷,及其外籍身份。

這裡有兩點需要注意:第一,若外籍身份換來的是不懂廣東話、難與選民溝通的形象的話(蘋果早前已揶揄其語文水平),政黨又不能在”本土化”上下功夫,便會成為參選時的負資產。第二,雖說匯賢方面至今候選人仍不算太突出,與其說這次選劉應東本人,倒不如是說選匯賢本身。但匯賢在該區工作數年,其政績亦應計算在匯賢的候選人身上,個人色彩是否濃厚倒是其次了。匯賢在該區的地區工作是不能少看的,據印象曾看過陳岳鵬的工作報告,跟進地區議題一點也不鬆懈。(若有報告的朋友請一起比照,現在已不能在網上找回了)

社區問題

在薄扶林這等用錢就可以掉死人的社區,居民隨時打給做官的朋友投訴,亦無需尋求區議員幫忙。這裡的管理公司沒有相當管理能力,相信亦難以服侍呢班大媽沙,故此樓宇問題並非主要,居民大多可自行解決。

交通方面,高產社區的特徵是居民以車代步,與其爭取某路線多一班班次,倒不如爭取在路段加裝路牌、或塞車資訊來得有效,況且區內已有交通工具直達銅鑼灣、東區,需要著力的,是南港島線數碼港站的興建對居民的影響,以及當中的接駁是否完善等等。

現時鬧得最熱烘烘的鋼線灣卸泥口便是當中的衍生問題,然而觀乎雙方論述,除了搬走,則尚未見更進一步的論述。匯賢那邊更主張將泥倒往黃竹坑那邊,說一個政府早已反對的方案,且看這樣胡亂搞議題,會否惹來反響。

其次,視察期間發現區內斜路甚多,居民多用以跑步,休憩設施、飲水機、街燈是否足夠,有否改善空間? 而且筆者亦發現若要由碧瑤灣到下碧瑤灣,雖說是一條斜路,但卻完全沒有樓梯或其他設施可到達,需要繞一條很長的大斜路,這些又會否是改善地區的一個契機?

選舉策略:五個變項

除了社區問題暫時仍有均勢,若上述分析正確,公民黨似乎在多個地方均出現危機。泛民主派若要在此仗取勝,就非要運用適當的策略,出奇制勝不可。這裡有五個變數,相信可令選情增添變數:

1.    要打出怎樣的論述,才能夠主動出擊制勝?

據筆者落區觀察,醞釀參選至今在區內仍然毫無選舉氣氛,除了稍能看見公民黨所掛的卸泥口banner外,完全看不到其他的政治文宣。單就搶先而言,公民黨是勝了一仗,但若要持續下去,則需更全面的選舉工程與論述配合。特別在高產區,難以接觸選民,又無需區議員幫忙,長距離的選傳(如以宣傳車兜圈),或在交通要道揮手才算較有效。而且,既然對手地區工作不弱、又有年輕、本地、專業等優勢,要選民願意投下公民黨一票,必須要找到一個可以說服他的理由才行。

嘗試舉一個例子,看看各位會否覺得合理:在這些區域,若能在政治論述上說服選民投票,讓他們覺得投一票等於可以改變整個政治生態,會否讓選民的投票意欲增強呢?公民黨現時最大的政治籌碼,便是曾余辯後的道德高地,呼籲選民繼續走他們所謂的「新民主運動」。以往在區選高喊民主口號不奏效,但公民黨剛巧已到了一個頗微妙的處境:若能取下薄扶林議席,黨內議員便有10名。若他日政改的本地立法能收窄到10名作提名門檻,此仗便代表公民黨能否握有提名權之戰。究竟這種論述對選民而言會否讓他們投票的「力量感」增加,乃至公民黨會否採用這樣的說法,有待驗證。

 

現場所見,暫時只有公民黨懸掛橫額。

2.    怎樣才能建立選民對政黨地區工作的信心?

即使司馬文屬空降性質,缺乏政績支持,但也有可以補救之處:至少應該說服選民,我對地區議題有相當認識,對地區有一定敏感度,在未來我有能力勝任地區工作。除了現時卸泥口的方案外,究竟還有沒有其他區內的議題,可以發掘出來呢?相信上面「社區問題」一欄的內容,只是冰山一角而已。而事實上,區內有沒有相關友好,能夠尋求他們的協助,以求在地區議題上有更好的了解?


接數碼港及碧瑤灣要道,
若要打招呼,此處可算是一個可行的地方。

3.    形象戰有機會反敗為勝嗎?

陳岳鵬雖說是因受曾蔭權賞識而進入政府,是某程度上的離棄選民,但應對該區選民的投票意向不會有太大的影響。舉例說,康樂園曾因現任議員文春輝當選為大埔鄉事委員會主席,成為大埔區議會當然議員,令原有選區需要補選,但對後繼者鄧友發沒甚影響之餘,最後還順利讓他當選。

但不算壞事,不等如不可以說成是一件壞事。若謂:此仗再選一個匯賢的議員出黎,會否他日又被高官寵幸,再次離棄選民,又要重選,又要浪費公帑?若公民黨要啟動負面宣傳,打擊其形象,其實是有空間的。但必須要小心操控,若果以事論事,倒還可以;但若因此而令選民反感,覺得是次選戰Bad Taste,便會倒過來拆自己台。

而司馬文可以做的,亦應儘量塑造自己有能力與選民溝通。儘管廣東話不靈光,但地區的待人接物,幾個身體語言便可以說明一切。這點,需要候選人自己造化。

4.    如何回應潛在的質疑?

就匯賢而言,他們的選舉策略理應一方面大賣自己過往在該區的政績(甚至同時掩蓋那些呼籲港鐵把泥倒往黃竹坑區的劣跡),一方面指責對手參與公投,同時塑造自己溫和理性的地位。如何洗脫公投的激進,相信事公民黨需要克服的難關。

5.    其他

現時正值立會休會期,立會已預備各式考察團供各議員散心。但葉劉願意留港輔選,必定深知此戰頗有變數,難穩操勝券。但未知公文各尊貴,又有多少人能留下輔選?
戰果推算
一般而言,補選投票率比一般選舉為低,而在薄扶林,區選投票率比立會更低。把上面三個票站的票數相加,再將投票率由立會的59%縮減到07區選時的38%,便得出下圖:



需注意的是1) 補選若沒有政治氣氛,又或是天雨影響,投票率理應更低;2)上表忽略了投票率變動與票數比率的變化。若投票率與07區選相同,則公民黨基本票為635; 匯賢基本為618,沒有哪派可以從基本盤佔優。

如何爭取剩下的434,才是勝敗的關鍵。選民的抉擇,便是游離於上述的候選人質素、地區議題掌握。區議員最重地區工作,公民黨已需承受這方面選票的流失;形象稍失,又打折扣;加上那些明星、論述的缺乏,汗已滴。如果一切Keep other things being constant,來一個700對900,公民黨飲恨,不是天方夜譚的事。

小結

各位朋友覺得很奇怪吧。在獨立媒體這樣社運的地方,居然出現一篇如此具議會政治意識型態的選舉分析。

最偉大的民主派,是那些在背後默默付出,以求社會改變的人。偏偏這群人的意見,往往被埋沒,又因失望而逐漸離開。民主運動要存續壯大,實在需要顧及仔細的幕後工作。

怎樣也好,若是關心此仗的朋友,歡迎一起交流一下此戰的建議,僅以此拋磚引玉,祝願公民諸公好運。

5 則留言:

  1. 其實羅返鬼佬係07年司徒拔選區會時既得票率已經係1個唔錯既參考

    回覆刪除
  2. 08立選既投票率,沙宣道的投票率係51%,碧瑤灣係56%,在數碼港投票率係67%

    回覆刪除
  3. 多謝你的資料提供,想問下有無三分區票站的選民數目?我只能推算,找不到實數。

    已經改了些少在毒媒出。

    回覆刪除
  4. 08立選既投票率,沙宣道的投票率係51%(760/1500),碧瑤灣係56%(1219/2170),在數碼港投票率係67%(692/1033) ,廢票方面3站合計只有5張。

    5區公投方面,投票率,沙宣道的投票率係22.4%(325/1450),碧瑤灣係23.2%(493/2128),在數碼港投票率係19.9%(227/1140) ,廢票方面3站合計有40張。

    自己都算係CP人,入面啲人都係打算博一博得就得,唔得就唔得。

    回覆刪除
  5. 前日見到毛姨姨係數碼港同人打招呼, 暫時你地比較勤力, 加油.

    回覆刪除